“知我历史,爱我本溪”——市第五中学开展地方历史回顾展
近日,市第五中学邀请市博物馆研究员、市政协文史工作专员刘彦红老师来到学校,为同学们讲述、展示本溪地区光辉漫长的文明史。
刘研究员利用90分钟的时间为同学们讲述了本溪历史的四大文化类型分别为:庙后山文化、马城子文化 、高句丽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其中中国最北的早期人类遗址——庙后山遗址令同学们倍感兴趣,通过展示发掘的距今约30——50万年前的人骨化石和石器工具,同学们感知到本溪地区从前的生活状况和气候特征。马城子文化遗址显示出本溪太子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高句丽建国初期的第一座都城五女山也让同学们感到亲切,桓仁五女山山城,作为高句丽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40年之久,对研究高句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公元10-14世纪,东北地区相继出现了辽、金、元三个民族政权。民族间不断发展融合,形成了本溪复杂的历史渊源,也铸就了本溪文明的发展脉络。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解说,同学们了解了东北第一人的故乡——-庙后山文化、以营造洞穴墓地为特征的马城子文化、高句丽的始建国都——桓仁五女山城、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建州女真的发展壮大。了解了白山黑水间家乡这样多姿多彩的文明发展,同学们更加热爱家乡,并以此骄傲和自豪。这样的讲座,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增加了知识,同学们获益匪浅。
编辑 张丹 高雪红 赵琦 责编 姜振华 李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