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台子学校小学部于2022年6月27日-28日,积极开展了一、二年级数学语文学科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活动。
本次评价将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主要方式,以学生学科基本素养达标情况为评价指标,借助丰富的评价主题及形式,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成长,进而促进学生乐学、会学、能学、善学的能力形成,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行为的转变,反哺课程实施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提前制定《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活动,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坚持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学科知识与能力融合在情景体验、行为观察、实践操作、对话交流等方式中,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趣味化,着力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坚持激励性原则,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彰显智慧、发现不足,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坚持科学性原则,评价内容及形式遵循一、二年段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坚公平性原则,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年级组评价尺度统一。建立评价团队,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主任为副组长,教导处干事和学科任课教师为成员的评价团队。
评价命题由学科组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命题内容要紧紧依托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和教材,结合研训员的具体解析,参看样例,设计出符合学情、科学合理、主题鲜明、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的综合素养评价内容,采用主题活动式和多元体验式(动口、动手、动脑)的评价方式,达到有效评价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目的。
评价地点为四楼多媒体会议室,年段教师全程参与评价工作,组织评价教师流水式评价,一名教师负责一项评价任务,本着公平、公正原则,结合评价标准对学生测评。评价结果反馈形式以星级评价和最终等级制评级呈现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单。评价流程:一、召开评价会议,制定方案。二、评价命题 。三,评价过程:1.一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评价 2一年级数学学科综合素养评价。3二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评价 4.二年级数学学科综合素养评价。
在评价结束后,学校根据评价过程和方法组织召开学生学科综合素养评价反馈会,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探究改进方法,不断完善评价方案,真正实现以评促教,全面提升教学品质和学生综合素养。
编辑 张丹 责编 李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