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家校一家亲”——2022届第二轮主题分享第四期:师生紧密相连,建设智慧家校
——培育孩子,我们一起成长!
【开篇语】
己亥庚子之交,国逢瘟疫之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向我国肆意张开了魔爪,公民惊恐万分,感染者成千上万。本高学子,虽然只能静待家中,通过云端学习,却功夫不减,赤焰难熄。四班同学的父母们,萃二三心得,取点滴雨慧,汇聚如下:一揽饮食之事,寒窗学子,取书中膏粱,更取天地精华;二定手机之问,一念之间,利害难分;三溯学习之力,应以外束良规,内修心源;四论品行之慧,何以温润如玉,以何铮铮若铁;五聚习性之法,素日良行,非一朝一夕;六习家校之策,同心戮力,方可全线取胜。
(一)揽饮食之事,寒窗学子,取书中膏粱,更取天地精华——饮食管理的智慧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我们要在饮食上掌握科学获取营养的方法,在追求食物色香味美的同时,更注重食物的合理选择、搭配,达到营养、健康。我们不能在饮食方面任由孩子任性,不能孩子爱吃什么就做什么,孩子不爱吃什么就永远也不做。每一顿饭都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要因为他们还在长身体就每次都是大鱼大肉,没有或有很少青菜,那样很可能适得其反,造成营养不均衡,甚至引发多种疾病。我们还要采取一日三餐制,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定手机之问,一念之间,利害难分——品德引导的智慧
新世纪的的今天,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跨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现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手机,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了。以前我看到孩子玩手机我就特比生气,和孩子闹得不欢而散。后来我发现管理孩子玩手机也需要智慧。首先,作为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要经常使用手机,尤其是用手机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像在他们面前刷短视频,还是高音量外放的那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尝试着用书本代替手机,在放松的时候和孩子谈论一些历史大事或者诗词赏析不是比讨论那些明星网红有营养有意义得多了吗? 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看手机。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和孩子一起了解世界动态和国家大事,也可以用手机一起看一些鼓动人心,激发斗志的电影或视频。
(三)溯学习之力,应以外束良规,内修心源——学习督促的智慧
作为刚刚步入高中生活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适应,所以在学习上可能也会有些怠慢。在学校,有着老师值班巡视的监督,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就要在家中承担起监督孩子学习的责任。监督孩子学习并不是为了逼着他们学习,而是要在这种监督中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就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几种必备的能力:自制力、注意力、忍耐力、抗挫折能力。我们不需要亲自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而是鼓励她,让他们自己制定,做到高质量、高效率。我们只需要每天晚上看一下孩子当天的计划,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在第二天的建议上加以改进。督促孩子学习并不全部体现在作业和习题上。我们可以让孩子看一些励志的视频,我相信他们在看了之后心里一定会有些触动,便会去自主学习了。
(四)论品行之慧,何以温润如玉,以何铮铮若铁——习惯养成的智慧
道德是立身之本。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道德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道德就是每个人立足的基石,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以后是永远做不了大事的。我们作为家长,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孩子进行道德的引导。其实道德的引导并不难,在一点点的小事中就可以展现。在公交上给老年人让座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善良,过马路时不闯红绿灯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遵守,不随处扔垃圾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文明……当看到有关道德的新闻,我们可以跟孩子讨论,让他们参与进来,通过事例,通过让他们质疑、分析可能的结果、自己思考可行的办法,跟他们一起搞清楚各种道德约束背后的真正道理。只有拥有道德的孩子,才能开创属于他们的更美好的未来。
(五)聚习性之法,素日良行,非一朝一夕 ——家校沟通的智慧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是一种能力和智慧的体现,对于作为高中生的孩子们来说,好的习惯会成为他的永恒动力,要成一个习惯不多也不少只需要21天,只是需要我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培养和他们恒久的坚持,使之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种自然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自主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帮助他们养成种种好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中往往彰显出家长的智慧,往往需要家长对孩子树立榜样。所以我们不仅仅要说给孩子听,还要做给孩子看。看到的比听到的,更能引领孩子成长。
(六)习家校之策,同心戮力,方可全线取胜
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也许在我们看来,老师的话语对于孩子会比我们的话语更有能动性。如果做了好事,老师表扬他,鼓励他,欣赏他,他就会沾沾自喜;如果做了错事,老师教育他,说服他,他可能就会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但是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学校可以让我们知道孩子在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我们要积极配合学校,不时给学校提一些小建议。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让他们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结束语】
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们要时刻做好作为家长的本职工作,用正确的方法去陪伴孩 子。我们要做智慧家长,用爱去感染他们,才能让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成长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为了孩子们能像雄鹰一样的翱翔,我相信,只要当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期望时,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总策划 :刘玉萍
指导:王世臣老师
审核:于庆宝 宫懿
编辑统筹:优雅四班全体家长与同学
编辑制作:洪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