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杨”迎“幸”|致守望本高的精灵——“白杨和银杏”
别“杨”迎“幸”
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就爱仰望操场边那排笔直的白杨,春天,树枝上开始发出鹅黄色的叶芽来,可爱极了。下雨的时候,细细的雨丝轻如牛毛,它笼罩着白杨树,也如少年的愁思。雨过风来,树上就抽出嫩绿的新叶,有着青春的生机。
夏季的白杨树最是迷人。它头顶炽热的太阳,迎着一波一波的热浪,挺直了强健的身躯,伸展开壮实的臂膀,向着更高、更宽的方向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遮挡起浓浓密密的绿荫,见证我们挥洒的奋斗汗水,感受青年的热血激情。
秋天来了,霜白露清,白杨树迫不及待地披上了金装。光彩照人。秋风扫过,满树洒“金”,飘飞的落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我们校园值日生可无心欣赏美景,在树下不停捡拾落叶,那张张扣分单是与自然的对抗,更是杨树给我们留下的别样情怀。
冬天降临了,天寒地冻,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袅袅婷婷地飘落下来,白杨树披上了银装。它只剩下干枯的树干,像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寿翁始终庇佑着我们,关注着我们。
如今这排与我们建立深深情谊的,牵动校友无数情思的白杨也真的进入了他们的人生之冬,一棵棵白杨在生命的尽头完成了她护佑师生的使命。蜡炬成灰,春蚕到死,化作了本高校魂的万千风华、山高水长……
是的,树是有生命的。凝视着她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哗哗树叶的喧响中曾流淌着多少代师生的书声琅琅;能想象得到,只有这些苍苍老树曾亲眼见证过每一届学子的奋笔疾书,见证过每一届学子带着憧憬而来又怀着梦想而去;能体味到,成人礼时,竞技场上是怎样的一种和我们一样的欣喜莫名! 学校迎来新生,她摇响树叶,唱起欢歌;每到毕业离别,她哗哗作别,似在凄凄不舍。可,她们老了,一次风雨交加的洗礼之后,是那一地的残干,我们伤心地看到了她已空篓病残的树芯。而更让人不忍面对的现实是,每一个春天,我们都会在她那坚强挺立的树躯之上,陆续看到一些不再生芽的“死干”摇摇欲坠。
树与建筑,校友与师生,是一所校园文化和历史生生不息的最鲜活的载体。然而,人有代谢,树与建筑亦有更迭。就像2000年为了师生的安全,我们告别屹立校园50年的老建筑——俄式教学楼,今天,为了一样的初心,我们又告别了这些白杨。或许,这就是历史。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深情,我们留住白杨深扎本高沃土的根,我们更留住向上生长的心。在白杨身畔将迎来一排象征新生与活力的银杏,这必将成为本高未来“新星”。我们期待着,我们现在亲手再植的树木,依然能伴随这方校园一起郁郁葱葱于下一个世纪。
《校园里一排排白杨》
校园内,操场旁,有八棵笔直的白杨
啊,笔直的白杨
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
汲取着大地的营养,汲取着大地的营养
啊,笔直的白杨,树叶沙沙响
笔直的白杨,我是这里的学生时你好像对我讲
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
我们是年轻的白杨,我们是未来的栋梁
枝条捧出朝阳,绿叶伴着星光
啊,我们在成长
汲取着知识的营养,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啊,笔直的白杨,树叶沙沙响
笔直的白杨,我是这里的老师时你好像对我讲
要扎根校园,扎根校园......
啊,本高的白杨
留恋着这里的时光
啊,本高的白杨
树根依旧深扎沃土
校园内,操场旁,一排新生的银杏
要茁壮成长,茁壮成长......
白杨看着银杏,银杏傍着白杨
——本溪高中校友徐楠老师
监制:本溪市高级中学办公室
图片:档案室
文字:徐 楠
审核:王 屹
编辑制作:洪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