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纯粹 知行合一 师徒相承 同心筑梦 ——本溪市高级中学师德师风活动年系列之四
师德是一份付出,
这份付出是徒弟成长发展的珍贵养料;
师德也是一种感染,
这份感染浸润着徒弟的精神世界,
深入而长久。
师父宋明珍个人简介
1984年参加工作,从教36年,多次连任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成绩优异,先后获得辽宁省中学政治学科带头人、山城名师、市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教期间,连任党支部书记工作十多年,多次获得局嘉奖、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徒弟李文静个人简介
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8月在本溪市高级中学任教至今,曾获教育局工会活动积极分子、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在市级政治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师者心语
师带徒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校领导高瞻远瞩的培训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热切关怀,对老教师的充分信任。我有幸和李文静结为师徒伙伴,我作为师傅,在师徒合作的过程中,对自己总是严要求,凡事以身作则,讲究沟通交流的艺术。在指导过程中,本着诚恳热情积极的态度来锻炼徒弟,使徒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作为师傅,我总是以一颗平易近人的心去经常和她交流做人的道理,生活上多了一份对徒弟的关心,当徒弟有困难时,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工作中多了一份对她的鼓励,当她思想有波动时,多一些语重心长的安慰。
作为一名老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良好习惯的养成,随着时间的迁移已变成自己的财富,师徒交往中注重徒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断地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自己的天职,师徒合作中更注重徒弟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她的教育教学及时给予指导。听李文静老师的课,听完后给她建议和指点,而且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问必答有疑必解。特别是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反思、共同总结,在彼此交流和讨论中互相切磋技艺,相互取长补短,以求共同进步。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面对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我们永远需要保持一颗谦虚向上的心。老教师有的是经验,有的是阅历,徒弟们有的是青春,有的是精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互相学习切磋,提升教学相长,祝福徒弟早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共筑本高明天。
徒弟感悟
一转眼,成为宋明珍老师的徒弟已近两年时间,她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毫无保留地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收获了较大的提高,成为一名师带徒活动的受益者。
在教学上,宋老师以严谨、认真、细致的特点而闻名本高。她的教案书写工整、详略得当,她的课堂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她的批改精细统计错题,笔记本改错本本不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榜样言传身教,我才能够快速的成长。另一个让我获益良多的就是听宋老师的课,她总是鼓励我多听她的课,听课可以说是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师傅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法的感想,包括教学进度、知识的重难点突破、例题的精选精练、课堂容量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等等。如果说听课是理论的积累过程,那么徒弟上课师傅听就是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宋老师听我的课后,指出我的不足,提出建议,帮助我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如果遇到我上公开课,宋老师还会“贡献”自己的班级让我试讲,帮助我完善自己的课堂。
在生活上,宋老师又是一位知心大姐,开解我的烦恼,分享我的喜悦,让我真正体会到如何做一个认真工作,热爱生活,体贴同事,关爱家人的人。
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自己身上教书育人的责任很重,感谢学校提供的“师带徒”这个平台,我会虚心向师傅学习,戒骄戒躁,踏实前行,不断提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知行合一,同心筑梦。
监制:本溪市高级中学
策划:党委 教导处
文字:徐子涵
图片:教导处
审核:王兴强 宫懿
编辑制作:洪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