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纯粹 知行合一 师徒相承 同心筑梦——本溪市高级中学师德师风活动年系列报道之八
传,传递,传授;
承,接替,继承。
传承,是希望与永恒的代名词,
是温暖的回归。
有人说,教育是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实传承,也是如此。
是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传递,
是润物无声中的潜移默化。
Part.01
师傅介绍
崔杰,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本溪市高级中学,同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1986年7月毕业获理学学士,从事地理教学工作35年有余,现任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组长。
本溪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省第三届高中名师堂成员,多次被华商晨报报道。曾获得本溪市“十五”期间市级骨干教师、本溪市高级中学首届地理首席教师、专家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参与省协作校高考地理模拟命题,多次在本溪市高中地理学科优秀课评比活动中担任评委。撰写省级、市级论文多篇,主持科研课题,在一线教学多年,成绩卓越。
崔杰老师经验丰富,敬业爱岗,教学语言简洁易懂又不失想象力,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合起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且课堂幽默风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深受学生的喜欢。
Part.02
师傅寄语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对一个人博闻强识的最高赞扬。地理的世界广阔而又千变万化,每一个人都无法穷尽世界的所有信息。所谓“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希望徒弟带着对专业知识的无尽探索、对授课方法的不断钻研、对学生的关注指引,快速自由地借助本溪高中这片沃土茁壮成长。
除了钻研地理人的业务,也希望徒弟能牢记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做人做事与答疑解惑两方面共同成长,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成为学生实现梦想道路上的合格引路人!
Part.03
徒弟简介
姜芸泽,本溪市高级中学地理教师,毕业于21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于2017年经选拔后随西南大学团队参与国家精准扶贫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工作;在校时连续3年获校奖学金,获得西南大学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师范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向上,谦逊努力。
Part.04
徒弟心得
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半学期的成长历程离不开我的师傅崔杰老师。他在专业教学、职业道德和日常生活中都毫无保留地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作为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来本高工作的新人,崔老师就像地理组的大家长一样,让身处陌生他乡的我感到温暖。
在专业教学上,师傅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没见到师傅前,就听其他老师说崔老师是一位很厉害的老师,不仅专业知识强,日常的组内工作也是从不马虎。我经常去听崔老师的课,遇到问题常主动向崔老师请教,师傅总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阵地。
崔老师教我上课主要先抓备课,必须做到心中有纲,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知识又备能力。上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崔老师还为我解释本高课堂的结构模式,帮助我尽快适应……对我来说,这些理论和经验是终身受益的。
好的教育和传承不仅仅是切磋琢磨知识,更应该是优秀意志品质的传递。新修订的人教版地理教材已投入使用,但是习题还是老旧的,有很多超纲知识学生没有学习过,习题也没办法做。崔老师克服眼睛的不适,长期对着电脑,亲力亲为地寻找合适的题目,每一道都反复斟酌、精挑细选,才有了学生手中一套套优质的试卷。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崔老师依然能坚持每天挤出时间进行户外锻炼,如此自律让我这个年轻人自愧不如。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崔老师还能坚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严谨仔细的态度准备每一节课,若没有长期的自律又如何才能做到呢?
专业过硬,态度认真只是师傅性格中的一面,在深入了解后,我又发现了师傅性格中很可爱的一面。面对专业严谨认真的崔老师,微信名字竟然叫做“地理大哥”。这个名字透漏出了一丝反差萌,也表现出了师傅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热爱。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悠长,这份热爱也激励着我认真备课,将地理的精彩与世界的奇妙带给学生,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
除了专业上的答疑解惑,品格上的潜移默化,师傅在生活小事上的关心也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崔老师会在我刚来地理办公室无处落脚时帮我张罗配套桌椅,驱散了初来乍到的不安;会关心我在学校适不适应,吃饭没有;会在我准备公开课心力交瘁时鼓励我不要紧张,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这样的温柔和爱护也提醒着我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每一份关心和祝福都值得感恩。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感谢师傅的帮助,也感谢本高的师带徒活动。师带徒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增加了我们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以后我也要继续努力,多听师傅的教诲,早日成长为学生逐梦路上合格的引路人!
监制|本溪市高级中学
策划|教导处
图片|姜芸泽
文字|姜芸泽
编辑|洪志华
校对|康雁冰
审核|康雁冰 宫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