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映寰宇,学盈古今—— 本溪市高级中学数学组新年巡礼
一、精英教师团队
刘洋,本溪市高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本溪市第三批优秀专家,数学备课组长。
格言: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宫常裕,本溪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数学教师。
格言:只要努力,人生的下半场就会更精彩!
迟文捷
高级教师
1993年辽宁师范大学毕业
生命有最值,追求无极限。
孙玉华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高级教师,一直担任数学备课组组长工作和奥甲班级的教学任务,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其中连续担任奥甲班主任工作15年。辽宁省骨干教师;辽宁省“送教进疆”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名优骨干教师工作站成员;辽宁省科研先进工作者;第十二届本溪市拔尖人才;本溪市优秀教师;本溪市青年学科带头人;本溪市教学大赛能手;本溪市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本溪市“工匠杯”决赛评委;本溪市教学名师。
赵金平
1991年毕业至今,奋战在本溪高中教学一线30余年,多年奥班教学、备课组长,所教学生有省状元、榜眼、探花等,多人次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曾荣获本溪市高级中学第一届专家教师称号,市教育局嘉奖等荣誉。
白宏国
200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担任奥赛班教学,同时负责数学竞赛培训工作,2007年负责清北自主招生培训。2007年所带学生有三人获省一等奖,2008年8人获省一等奖,袁东邦,闫伟两人并列第一并保送清华,2010年11人获省一等奖,两人进入省队,2017年三人获省一等奖,一人进入省队。在竞赛和自主招生方面有着多年的培训经验。
张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溪市高级中学一级教师。数学备课组组长,奥赛教学。参加多个国家、省、市课题,并发表多篇论文。
格言:我们的学生就像一面镜子,你笑他笑,你哭他也哭;我们的生活因为学生而变得异常美丽;我们的教育由于关爱和赏识而充满温情,这是最珍贵的。
王红娇,本溪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多年高三教学,所带学生高考成绩优异,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课例,发表多篇省市级论文、课题。
李飞,本溪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本溪市优秀教师,本溪市骨干教师,多次主持省级课题,多篇论文发在教育刊物发表,一师一优课国家级评委。
李敏,本溪市高级中学教师,从教19年,多年高三教学,所带学生高考成绩优异,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课例,发表多篇省市级论文、课题。
刘玲 ,本溪市高级中学中级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
格言: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
耿娜,本溪市高级中学教师,从教21年,连续多年高三教学,所带学生高考成绩优异,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课例,发表多篇省市级论文、课题。
崔欣 本溪市高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1989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
格言:一切皆有可能。
寇素君,本溪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格言: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是我的确飞翔过。
二、数学组简介
数学组是一个乐学善思、明理笃行的集体,一直以“手执粉笔,解世事代数;胸怀壮志,问人生几何?”的态度耕耘在路上。全组教师秉承“拒绝平庸,敢为人先,不甘落后,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和教研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备课环节,以研促教,以教启研,教研相长。
教学任务:求法问道 因材施教 触类旁通 数清学明
教学理念:严谨课堂 透彻问题 积极课堂 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设疑引导展思考 寻规求新创新高
高三数学组
高二数学组
高一数学组
数学组抓住课改契机,立足学校文化建设目标,针对学校生源特点,精心制定了课程规划方案,着力探索 “学科特色课程群的建设与开发”“学科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以及“学科教师的团队建设”等学科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心新教育下的本高课堂秉承“深度、自主、开放”的理念,使课堂成为有深度、讲自主、重开放的场所,打造有温度的学校,创办有温度的教育。因此,这更要求在教学前沿的我们坚定不移的执行本高自主创设的“121”和“131”的特色课堂模式。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高一高二新授课较多,一般采用“131”模式,习题课和作业点评课多采用“121”模式,高三复习课和作业点评课以“121”模式为主。
三、多样化教研活动
数学组每学期有规范的教研活动计划,活动形式多样,主题明确,有研讨,有总结,且有书面记载。我们定期举办学科教研活动,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如讲座及模拟考试、试卷讲评公开课等。每周教师积极按时完成听课任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教研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数学组经常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和公开课,质量分析会。推荐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代表性的老师为主讲的方式,与组内同事交流研讨。
数学组一直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师徒挂钩拜师传经活动,师徒结对颇具特色。由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一帮一,形成师徒关系。每学年都开展“研究课展示”,“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努力助推年青教师快速成长为名师或业务骨干。
(一)集体备课
在学校、教导处、年部的指导下,谋划统筹全组的教学工作,精心组织每周的备课,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每一天,精诚合作,认真落实各项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组织辽宁省高考复习备课研讨会
奥班A班分组备课
(二)试卷研讨讲评
四模试卷讲评公开课
考试质量分析
(三)教师听课
教改创新积极推进
数学组教师具有强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意识,积极投身教改项目的研究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数学教研组秉持“集体备课”“传帮带”的主要特色,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乐教善研,齐心协力,在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道路上坚定前行。
(四)微专题讲座
在学校、教导处、年部的指导下,谋划统筹全组的教学工作,精心组织每周的备课,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每一天,精诚合作,认真落实各项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新课标解读
赛课
(五)线上线下互动研学
数学组教师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碰头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进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数学组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
在线学习高考复习研讨会
(六)优秀教师表奖
四、指导学生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就成为教研活动的总目标。学校定期评选优秀错题本和重做本,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专门为学困生安排了补短课,为尖子生们安排了强化课。教师们还定期抽出宝贵时间为学生们一对一答疑解惑。
(一)优秀两本评选
(二)优秀两本评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问题,教室、教辅室和办公室,经常能看见老师们耐心讲解的身影。老师们不仅为学生答疑解惑,也会跟学生谈心。结合学生课上的状态和做题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是端正学习态度,或是指导学习方法,授人以渔。
(三)补短强化
(四)多彩节日活动
师生欢度教师节、元旦节
五、荣誉嘉奖
(一)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多年来,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本高学子屡创佳绩,一次次用刻苦谱写精彩华章,用实力再度书写辉煌。
2021年:一等奖2人,二等奖32人,三等奖18人
2020年:一等奖5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17人
2019年:一等奖4人,二等奖32人,三等奖20人
2018年:一等奖6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24人
2017年:一等奖3人,二等奖25人,三等奖23人
2016年:一等奖3人,二等奖25人,三等奖23人
2015年:一等奖1人,二等奖41人,三等奖23人
(二)“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刘伟才,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李喆为本溪市改机上看看高级级中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揭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认真组织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信息,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研究学生现状,制定教学计划,一学期来,数学备课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议活动。在本学期各位老师都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个个充实而又忙碌的学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数学组全体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数学组全体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团结协作,大胆创新。我们坚信,奋斗铸就辉煌,创新赢得未来!
监制|本溪市高级中学
策划|教导处
图片|李佳 肖娜 唐文姝
文字|唐文姝
校对|王红娇
编辑|洪志华
审核|康雁冰 宫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