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欢迎来到 本溪市高级中学 !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新闻资讯

书香本高|悦读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

来源:本溪市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2-05-13 09:37:01 浏览次数: 【字体:

1cc2d92fb0714e3ebd8c663e63272a31.jpg

2022423日,时值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中国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了希望,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想这是对阅读的最恰当的理解吧。好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带给人快乐,使人经历成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读书到做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47c0c5693d574c55b7ff5a8584e8b2d5.jpg

本溪高中一直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从高一入学起学校就倡导同学们重视阅读,组织同学们集体阅读,畅谈学习感悟和读书心得。本溪市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刘玉萍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每周推荐一本好书,建议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经典朗诵

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石头一样,红岩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建设者为建设祖国前仆后继,奋勇无前!同学们阅读《红岩》,体味经典,感悟在烈火中永生的革命精神!

读后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折而不可毁其节。

高一·22班  李昀洛

初读红岩,大抵总觉得里面的故事太过可怖,当时鹰犬当道颠倒黑白,革命志士唯有一腔热血祭家国,一片丹心换清明。看着那些特务叛徒的阴谋算计,再想想如今我们学习之处窗明几净,中国之腾飞使世界侧目,多多少少有些跨越岁月的不真切。

再次在记忆里唤醒那片染了血色的磐岩,是在一次升旗仪式上。仪式上主持人展示了几面特殊的国旗,而第一面便是在渣滓洞里,一颗红星在中央,四颗红星在四角的五星红旗。它和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国旗不一样,是因为制作它的人,从未见过真正的五星红旗的样子。他们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眼见耳闻的是鹰犬狞笑恶棍当道,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和残酷刑罚。这是一口活棺材,它的尽头唯有死路一条。

我不禁悚然,这无疑是个地狱,位于人间,位于那个黑暗时代的地狱。可《红岩》里不仅仅是黑暗,更有歌舞,有豪情壮志,有共产党员堪比烈火淬炼钢铁般的意志,更有那刺破黑暗唤醒黎明的曙光。

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待再翻开熟悉的书页时,已是看过了那些革命烈士们凝固在黑白相片里的面容。心中添了沉重的担子,那曾是埋没在断壁残垣里化为飞灰的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那曾是解放前夕的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他们没有窗明几净的教室,只有沉重的脚镣;没有温馨舒适的居所,只有冰冷的囚室。他们的生活里只有黑洞洞的枪口,无处不在的监视器,却仍能在最黑的黑暗里献出最坚定,最诚挚的信仰。

他们难道不知道结局已早早注定吗?

不,他们知道的。但人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亵渎的。哪怕自己身处无边的黑暗中,也要执着地寻找光明;哪怕自己有一天会粉身碎骨,也不能放弃寻找希望。正如《挺进报》主编陈然行刑前挥笔写下《我的自白书》: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红岩之魂歌不尽,红岩信仰忘不尽。我们身处新时代,却不能忘记曾有人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只身负国重艰难前行。更不能忘记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的红岩精神。且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那新时代的晨星,必将因我们而更加明亮!

6daa6ac8ec3941e7ab420de1516498a0.png

《红岩》读后感

——高一·22班 李欣桐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一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遥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岩》读后感

高一·22班  魏莘竹

嘉陵江水向东流,乱石惊滩夜未休。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那是一段令人无法忘却的历史,是沾染着共产党人的鲜血和携带着反动派的苟延残喘的记忆。

曾记否,成岗的自白书,江姐的大义凛然,许云峰的坚贞不屈,还有那看似贪生怕死,实则为越狱斗争作出巨大贡献的疯老头华子良。曾记否,为了喝上一口干净的水,渣滓洞中的中共党员不屈不挠的绝食斗争;为迎接1949年胜利的春天,革命者的狱中联欢;新中国成立时凭着想象绣出的五星红旗。在缺衣少食都不足以言其苦的条件下,在酷刑的折磨和死亡的威逼下,革命者抱着必胜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不卑不亢,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走出渣滓洞,离开白公馆,去到转移的目的地——刑场,然后被焚尸灭迹。

几十年过去,现在的孩子再也不用被刺耳的枪声迎接到这个世界,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渺茫宇宙,我们天上有人,太空有房,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恣睢,明日登峰,我们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星辰大海,未来可期,去为2035拼搏,为2050奋斗,以记告英烈忠魂,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读书摘抄

监制|本溪市高级中学

策划|高一年部

图片|朱俊蕾

文字|朱俊蕾 22班学生

校对|董钰

编辑|洪志华

审核|康雁冰 宫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