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jyj-2024-00089 发布机构: 本溪市教育局
信息名称: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第3071号)答复 主题分类: 市人大建议
发布日期: 2024-06-12 成文日期: 2024-06-12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第3071号)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12 13:27:30 【字体:

朱丽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您对幼儿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您的提案体现了人大代表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幼儿和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是各种技能形成的奠基期,因此,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加强和规范全市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确实是当前小学教育中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多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素质教育这一基本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抓好抓实抓出成效。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按照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之中。要将各门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抓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2.以主题教育为突破口,创建丰富多彩的“活动育人工程”。

启动“生命教育”,将珍爱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远离毒品教育、远离“两厅一吧”活动以及“防艾”宣传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平安。通过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激起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激情,培养学生尊重、爱护、珍惜生命,使他们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

积极开展以“三有三为”为内容的感恩教育活动。即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为祖国做一件事、为集体做一件事、为他人做一件事。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心怀感恩,回报社会和他人;积极构建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根基的德育新体系。

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养成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人格主题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方面。把传承中华美德与争做文明学生结合起来,开展“寻根问礼,美丽人生”为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要注重体现“小节”立“大德”的理念,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各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班队会、横幅、橱窗、板报、校报、广播等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结合学校日常现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3.重视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贯彻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本溪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实施细则(试行)》。同时,深入开展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的养成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在全市启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投入经费70万元,编写印发了教育读本和家长读本,制定并印发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和本溪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细则》,随即召开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启动大会,目的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全市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道德习惯。

4.注重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发挥全员德育的基础上,把加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点。实施新一轮班主任培训规划,围绕以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化素质提高为指向,采取“请来专家,走进学校”的方式,强力推进德育研究和培训工作,使德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5.关注后20%学生健康成长。

高度重视“差生”(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在广大教师中树立“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样光荣”的观念,配合社区对离异家庭、犯罪家庭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困难家庭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关注班级后20%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家访制度,要求各校建立健全后20%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问题学生档案建设和管理。积极为后20%学生配备好德育导师,确保他们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

6.强化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机制。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家长与学校、社区与学校的联系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为此,我们将大力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开放和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使家长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了解青少年心里特点,掌握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控制、减少未成年人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校外各个方面的协作配合,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的合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7.倡导学校把国学经典作为校本课程,走进课堂。

各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编写以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样本教材,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积极组织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023年本溪市明山区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被评为全国“人教杯”典耀中华优秀奖。

感谢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