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jyj-2024-00103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教育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第3206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 | 2024-07-02 | 成文日期: | 2024-07-0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第3206号)答复
尊敬的林国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您提到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条件保障不够到位”的三个“不够”,一语中的,直中要害。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家庭教育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到底在哪?这是一个很模糊的话题。是学校?是社会?还是家庭本身?很难说得清。所以,只能各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履行各自的责任。
首先,市教育局一直以来都把家校协作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及时沟通学生情况要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绝大部分学校能够积极日常沟通,通过家庭联系册、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日常表现;个别学校还认真落实家访制度,鼓励班主任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其次,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指导优势;切实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市教育局今年上半年将成立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充分利用本溪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本溪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有利条件,将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专业人员、专门队伍进行宣传教育,达到既教育护孩子又教育家长的工作效果。
第三,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好社会育人资源,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各学校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
第四,市教育局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1.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例如,结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小组讨论、实践活动、项目学习等互动式教学方法。
2.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这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目标。
3.教育技术应用: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
4.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及时给予学生和教师有效的反馈,促进教学改进。
5.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6.教师培训: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7.教育资源公平:努力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意见》的制定和出台表明国家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高瞻远瞩,也要求全社会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保护好祖国的未来。
2024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