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jyj-2024-00114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教育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第3219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 | 2024-07-02 | 成文日期: | 2024-07-0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第3219号)答复
陈希宝委员:
您《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已收悉。现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情况,就陈委员提出的3点建议答复如下。
1.提高教学导入质量。
首先,中小学德育教育所使用教材包括但不限于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还包括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日常渗透,同时爱国主义教育还呈现于日常德育教育活动,比如利用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每周升旗仪式、各种主题教育等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课堂辅助教学手段得以不断推陈出新,比如电子白板和网络助力,让教育教学呈现形式得到了巨大提升,“黑板+粉笔”的教学形式早已成为历史。其次,市教育局积极配合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思政一体化”相关要求,不断加大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等为重点的德育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2.利用历史事迹。
首先,红色基因教育已成为我市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强化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是铸魂立魄的根本途径,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们谨遵教育要求和顺应时代发展,始终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作为德育教育、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予以落实。在红色教育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充分挖掘利用本溪地域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全市青少年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永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目标,市委组织编写的《本溪通史》一书,对本溪革命斗争史有着详细、真实、生动的记录,与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要求和期冀不谋而合,很好弥补了教育部门无力独立编写一套爱国主义教育地方教材的缺憾。目前,《本溪通史》已经进入部分学校部分学段试使用,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使用学校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扩大使用范围。
其次,我市文旅部门正在牵头推动中小学校开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研学旅游,组织中小学生有计划有步骤走进抗联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实地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场馆走进学校,让定点场馆“活起来”,让爱国主义教育“火起来”。
3.培养民族自信心。中小学基础教育,肩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中心任务。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学校教育还始终遵循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坚持把德育教育、思想教育作为立校立教的根本,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备选项,而是教育之所以存在的必备项,也是我们教育的工作日常。
2024年2月18日